首页

美脚 视频

时间:2025-05-25 20:57:32 作者:学者披露咨询报告:中国超大城市政府“普惠优先”满足民众托育服务需求 浏览量:99745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成立两周年学术交流暨成果发布会在沪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研究员李琳在题为“我国八个超大城市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工具选择与比较”的咨询报告中指出,中国超大城市政府积极作为,以“普惠优先”作为超大城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一老一小”终身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基本方略,以“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为基本责任,通过幼儿园办托班、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用人单位办托以及多举措支持家长等,满足民众的托育服务需求,加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报告还结合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政府的政策工具箱组合应用情况提出:目前超大城市的探索更多是政策工具组合式与国家政策的传达式,尚需进一步在效率、效益、效用、公平原则下,加强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的总体设计与优化策略,将“科学决策-有效实施-及时评估-政策调整”进行全链条考量。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应运而生,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深厚积淀,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起集研究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平台,专注于0-6岁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专业咨询及资源开发,形成理论政策研究、早教师资培训、婴幼资源建设、家庭教养指导等不同的研究与实践方向。据悉,此次活动主题为“智慧托幼协同共育成就未来”。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研究者、一线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300多人参加线下会议,另有万余人线上参会。

  “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不仅事关婴幼儿自身健康发育与成长,还关乎我国人口战略的落实、家庭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指出。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在多年研究与调研基础上,研发了“基于活动的托班幼儿动作技能评估工具”和“2-6岁婴幼儿心理韧性评估工具”。据介绍,心理弹性能够描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应对负面事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们在再次经历逆境时的恢复与适应能力。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本土化的儿童心理弹性测评工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杨长江副教授介绍,该工具操作简便,便于教师开展评估,实现评估与日常活动的融合,为托班幼儿动作发展监测、个别化教学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支持。

  如何高质量推进托幼衔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院长黄瑾教授在其新书《幼儿园托班活动资源系列丛书》中,聚焦幼儿园托幼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以脑科学、儿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为依据,以0-3岁婴幼儿早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指引,以促进早期婴幼儿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培育养成、积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品质素养为目标,呈现一日生活中的环境创设、材料使用、活动设置、师幼互动、生活照护、家园共育等内容,诠释了聚焦2-3岁婴幼儿早期动作、情感、认知、语言、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的整体性、专业化的早期托育服务机构教养方案和支持性资源。

  教师与幼儿如何实现高效互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韩春红副教授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开发了一套助力教师与幼儿进行高质量互动的学习工具。该学习工具涵盖了七个核心主题:情感交流与回应、鼓励选择与自主决策、观察与行为分析、倾听与支持多元表征、发现与识别主动学习、拓展与促进深度思考、尊重差异与整体发展。韩春红副教授表示,这套学习工具,将助力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更好地发现、尊重、理解并成就每一名幼儿。

  23日,主办方组织与会者赴上海市的幼儿园托班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与会者深入上海市9所优质幼儿园现场,聚焦幼儿园托班环境创设与活动组织,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展开研讨和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埃及二号卫星中方试验队赴外履约记

天津3月2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年后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复工热情正酣。从北京疏解而来的高新技术企业们蓄势待发,竞相投入新一年的研发生产中。

重庆:将存量商品房转为租赁住房 促房市稳健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婚姻的成本太高了,高到结次婚需要倾尽全力,需要父母倾尽所有。这样的婚礼是不是过于沉重了?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完美婚礼,那婚姻本身就已经变味了。说到底,这样一场以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换来的所谓完美婚礼,不过是一种变相的啃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教育科研基地揭牌

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启幕

雷海潮出生于1968年4月,山东德州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他曾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主任,北京市卫健委主任等职,于2020年10月升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揭惠铁路榕江南河特大桥 主跨连续梁合龙

投身于劳动并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留法学生不仅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大批宝贵的新鲜血液,而且也在知识与文化领域大显身手。在北平中法大学与里昂中法大学成立之后,青年学子们的求学梦想有了实质性的拓展。在今天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部的馆藏中,收藏有当时中国学生的注册名单以及博士论文原文。自1921年10月3日第一批注册的学生25名开始,至1946年10月1日最后一名来自山西的学生石贞德注册,至少有473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其中有90位左右是勤工俭学学生。现存资料中还留有131篇博士论文(截至2024年1月22日),涉及文学、法律、数学、物理、微生物、心理学、工程、医学和药学等多个学科。他们的指导教师不乏法国名师,例如国人熟知的居里夫人、汉学家马伯乐、雕塑家让·布夏、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克多·格林尼亚等。不少中国学子毕业之后继续留在法国各研究机构或工厂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际工作,包括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等。这些博士论文的选题多样,其中涉及中国主题或中法比较研究的较多,至少有40篇,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学、经济、政治和风土均有论及。例如师从于马伯乐的我国语言学家陈定民,其博士论文主题就是“中文语音特殊性研究”。后来参与创立海南大学的农学家曾同春研究的是中国丝织业,回国后曾出版《中国丝业》一书。勤工俭学学生与更多留法学子回国后成为留法学派,任职于北平研究院以及各个高等院校,或成为各个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或为中法交流贡献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